莫拉克颱風受創嚴重的嘉蘭村,終於在8月15日可以對外通車了。
其實走的還是本來就有的產業道路,只是山路崎嶇難行,九彎十八拐,路面又窄,錯車困難,駕駛技術要好,還要膽大心細,否則一輪懸空,後果可是不敢想像的。首先車子奮力爬上金針山側邊約300公尺,在高處可以清楚看見滿目瘡痍的太麻里溪,溪上佈滿漂流木,豔陽下有一些橘色的紅點,是穿橘色背心的救難人員在搜尋遺物或兩位警員的遺體。在山上也可以看到被洪水沖壞的、原來沿溪邊走的平坦寬闊的柏油路。上完這個陡坡,山路成「之」字,開始下切,必須踩緊煞車,一路下滑,下了坡地就是嘉蘭村。
雖然在電視上看過被洪水流走的房子,但是在現場看到更震撼。翻了一個筋斗的房子,精疲力盡的躺(立)在水裡,溪水還是日夜不停的沖刷,無視人們的眼淚,每間房子都有一個家庭的歡樂和記憶,那是無可取代的無價之寶。
近況與願景
目前分類:居家生活 (7)
- Aug 19 Wed 2009 22:23
嘉蘭村現況
- Apr 16 Thu 2009 23:22
誰來做早餐
家事是「全家人的事」,這個觀念在兩性平權的教育下,已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同。但大多數的老男人並不贊成,因為他們在傳統觀念的薰陶下,是「既得利益」不用做家事的受益者,怎麼可能交回利益,乖乖做家事呢?
每天清晨,我出門到附近公園去做晨間運動,老公都很不高興,他認為我應該在家好好為他和女兒做早餐,儘管我已準備了一些簡單的吐司麵包或蒸好饅頭包子,甚至煮好稀飯,他還是難免一肚子火,害得我每次回到家還要觀察一下「氣象溫度」,以免一整天的「陰時多雲偶暴雨。」
其實,我已多次跟老公溝通過,我們一輩子為兒女奉獻犧牲,從小拉拔他們長大成人,現在他們已出社會工作,思想行為都能獨立自主,做父母的不必再事必躬親,凡事都要替他們張羅,這樣等於廢了他們的武功,剝奪了他們學習生活的能力。無奈老公疼愛他的前世情人──女兒,每天早上,為女兒準備美味可口多變化的早餐,愛心感人,相對的他覺得我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媽媽。
- Dec 13 Sat 2008 13:15
急診室的臭味
「天氣冷,落葉飄,人生病。」每年到了秋天,外子的胃疾就像尼羅河定期氾濫一樣,發作起來。上週某個早上,他苦著一張臉說胃痛,大概前一天脆柿子吃多了,上午去看了醫生也未見好轉。
傍晚的時候,外子胃痛不但沒舒緩反而加劇,只好向急診室報到,否則晚上別想睡覺了。急診室裡人滿為患,躺在病床上的都是銀髮族,只有一個頑皮的小男孩摔斷了手,醫生處理後,他淚水未乾的享受著媽媽的餵食。
急診室的醫生忙完外子的病情處置,接著旁邊又推來了一位老先生,他是腸子堵塞,多天沒上大號,醫生給他通便後,病床推在老公旁邊,陪他來醫院的女兒忙著辦理有關手續。忽然聽見老先生大聲喊叫女兒:「緊咧!緊咧,要『棒賽』(大便)了!」說時遲那時快,老先生大叫:「未赴啦!(來不及了)」
- Nov 21 Fri 2008 22:10
家有老寶貝
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,杜姊家有兩寶,因為她跟七十多歲的老媽和八十多歲的老爸同住。
有一天,她在浴室洗頭,兩老正準備吃晚餐。隱約中似乎感覺他們正在吃「好料的」,一會兒聽到老爸說「拿那個老虎鉗來開。」,敲了幾聲又說「不對不對,要用尖嘴鉗才對。」折騰了半天,陸續拿出扁鑽、小扳手,甚至大扳手都出來了。杜姊一聽不得了,心想會不會出了什麼大事,趕快用毛巾包了頭髮走出浴室,一看桌上擺著一個罐頭,所有道具出籠,就為了要打開那個罐頭食品。杜姊拿出開罐器輕鬆容易的幫兩老解決了難題。
我們家也曾有二個「老寶貝」,也有很多故事和趣事可說,尤其是我家的老奶奶,生性固執又強橫,頗有「無知者的傲慢」的架勢,那發生故事的衝突性又更高了。
最經典的故事就是「細菌」事件。老奶奶常常一邊切菜一邊咳嗽,我告訴她不要這樣,會有細菌,咳嗽要向旁邊或後面咳,不然會傳染疾病,老奶奶一聽有「細菌」就火大。
- Oct 30 Thu 2008 16:39
絕對優雅
自從小魔女來家裡小住以來,我们家的生活品味就提高了。
小魔女吃飯要細嚼慢嚥,飯前先吃水果再喝湯,符合減肥養生之道。喝茶要用磁杯,不可用玻璃杯,更不可用紙杯。吃飽離座,椅子要輕輕推回,不可隨便拖拉,更不可棄之不顧,飯桌禮儀絕不可輕忽。
為了吃得優雅,大塊的肉是不吃的,當然雞腿、雞翅更不在考慮範圍,因為她說大口吃肉很噁心,有失淑女風範。喝湯要抿嘴慢嚥,不可像村夫愚婦那樣嗉嗉有聲。而且吃飯要專心,不可心無旁鶩,但是碰到她喜歡看的電視節目,那又另當別論,不過大原則是不變的。那就是如要看電視,就暫停吃飯動作,如果水餃夾起來正要吃,而電視開始了,那就手部停格不動,等看完這緊要部份才進行吃飯的動作,也許五分鐘也許十分鐘,那就再說吧!至於手會不會痠,那就管不了了。